阡陌农业网 >> 喜荫黄芩

新型肥料引领行业逆风而行椭圆红柿

2022-07-29

新型肥料引领行业逆风而行

11月7日,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一届二次会议暨第二届新型肥料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新型肥料高峰论坛上,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国际锌协会中国项目主管樊明宪、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留生、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文胜等与会专家对新型肥料标准化发展方向、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新研究进展、肥料增值技术以及功能性肥料未来发展等课题进行热烈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为保证新型肥料市场的有序发展,业内人士应该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好企业之间的纽带关系;二是企业要加强与政府合作、信息交流,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世界竞争力,共促新型肥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 商照聪:  新型肥料标准化体系亟待调整优化  十八大以来,肥料行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迎来新的春天,在产品工艺以及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大幅提高。目前由于不平衡和过量施肥造成农田中微量元素下降和盐渍化,配料及功能结构亟待调整,肥料用量拐点将出现,新的市场营销变革即将开始。  接下来,新型肥料发展重点要细化行业约束标准,统一评价尺度,规范和引领行业发展,配合国家政策,调控新型肥料未来发展方向和节奏,包括法规性、滞后性、先进性、阶段性以及局限性等多种约束政策,形成有科学可行的检测评价体系,促进新型肥料市场规范运行。  未来我国肥料的标准化将从质量安全、废弃物使用、施用技术,使用安全和农化服务等角度出发,对新型肥料标准制定和标准体系等方面进行引导,进一步调整优化肥料标准化体系,针对液氨、尿素、农用硝酸铵、农用氯化钾、中微量元素等进行标准制修订,实现肥料分类分级使用。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走入化肥用量下降阶段,所以中国未来5年之内必将面临肥料用量的拐点,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贯彻和用肥知识的网络普及等因素。未来新型肥料发展多样化是王道,实用性是霸道,逐步实现水肥一体化、肥菜一体化、肥调一体化等模式,通过对现有肥料与其他物料的组合加工以及对已有肥料功能的再认识、施肥装备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完善,辅之科学施肥指导细化,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为核心,通过控制供肥过程,改善作物特定品质,实现肥料、作物、土壤与水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秘书长  赵秉强:  增效减量成新型肥料发展核心  中国化肥产业发展面临困惑,肥料的用量之大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生产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化肥养活中国!没有化肥就没有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仅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化肥问题都不敢轻视。所以,未来肥料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与利用率,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以质量替代数量,发展增效肥料,推动传统化肥全面增值改性是中国肥料产业未来发展的道路。  目前,新型肥料要走水肥一体化道路,而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配套设备装置。传统的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但这是需要过程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居多,现代水肥一体化设备若无规模化经营基础,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而这一矛盾主要取决于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快慢。  我们国家在科学施肥理念的指引下,随着新肥料产品在性能的改善以及质量上的提高,化肥用量的拐点将在5年内呈现下降趋势,未来我国化肥用量将稳定在4500万吨左右。中国肥料产业发展拐点即将到来,要赢得持续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走质量替代数量发展之路。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重大专项处处长 段留生:  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特殊的农药,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的内源性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调节剂的出现引领作物科学管理进入新的阶段。在优良品种的遗传基础之上,施肥、灌溉、耕地是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的社会生长条件,调节剂的特殊之处是通过调节激素来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在效益和特点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常规栽培技术。  截止到2014年10月底,植调剂登记企业309家,然而产品重复严重,单品规模小,调节剂研发、生产、流通、应用、技术服务全程产业化协同能力较差等问题突出。对于有调节功能的肥料来说,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跟进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多年努力下,植调剂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登记对象涉及75种作物,56种用途,年应用超过2亿亩。植物调节剂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明显,首先是活化了栽培技术,增产增效作用明显,优化了密度和株行配置以及肥水运筹等方面;其次是在一定程度上简免农事操作,提高劳动效率;再次是解决了育种和繁种难题,并挖掘良种的内在潜力,提高了品种抗逆性;最后是满足了更多生产方面的需求,增强抗病抗逆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调节剂将成为潜力巨大的一类农业生物肥,药物作用独特、不可替代;同时适用作物、地域广,必将成为国家农业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未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由于目前调节剂的用量少、生产规模不大、源头创新不足等多种问题限制其发展,希望在产学研推多种领域带动下,实现其作为新型肥料而带来的高经济效益。  国际锌协会中国项目主管 樊明宪:  功能性肥料顺应科学施肥方向  中国的粮食作物产量是在消耗了大量资源的基础上才得以保证,如化肥、灌溉水、地膜及其他化学药品等。接下来,化肥行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科学施肥技术和科学肥料新品种”,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结果:土壤缺锌是中国第二大养分缺乏限制因素,缺锌面积达51%,集约式高产农业种植制度,容易发生中微量元素缺乏,限制作物产量和NPK肥料的增产效益。而科学施肥要从多方面入手,要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平衡施肥,要平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配方比例,实现精准施用。大量试验数据表明:适当施用含锌肥料,每亩平均增产9.4%,亩收入平均增加42.8元,增产、经济效益明显。  2011年,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3亿亩,其中,水肥一体化面积只占总播种面积1.3%。预计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要达到8000万亩以上,需要水溶肥料520万吨,达到节水50%;省肥30%,增产20%的目标。将大量元素肥料作为微量元素的载体,根据不同地区需要,选择不同微量元素肥料,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来实现其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贾然然)(责任编辑:董艳雪)

华邦复方樟脑乳膏的成分

同仁堂坤宝丸是如何服用的

什么药能治疗温肾固精

不过敏的膏药品牌

肌肉劳损的症状

友情链接